为促进教育教学交流,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进一步提升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水平,2024年10月22日,北仑中学与六横中学在仑中联合举办了语文和地理学科教研活动,双方学校的语文组、地理组全体成员参加此次活动。
在上课环节中,北仑中学的吴碧燕老师首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弘“匠”品质,面面俱“稻”——人物通讯、新闻评论文体的比较阅读》的展示课。吴老师的课堂设计从创设实习编辑的情境任务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挑选、修改新闻稿件的能力。首先她通过两张表格,引导学生对两篇课文进行脉络的梳理并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进而得出“以事写人”和“就事说
理”在写作呈现上的不同;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通过叙述、描写和论证等方面的分析,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语言表达的作用;最后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从“新闻价值”“结构层次”等评价角度对《弘扬教育家精神,做
新时代“大先生”》进行评选,以此将整堂课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完成了“实习编辑”的学习闭环。
六横中学的王芹老师的课堂围绕《喜看小标题,探界大通讯》展开。王老师从观察标题入手,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文章了解并概括主要事件,从而得出标题能够展示报道的典型事例,起到提纲挈领作用的结论。然后再通过细读文本,捕捉体现作者情感态度的文字,体会人物通讯中传递出来的情感倾向。又通过厘清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明确标题对文章整体的影响。最后,通过活动得出好的通讯标题应具有“概括准确恰当”“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形式具有艺术性”等特点,并将方法运用于拟写标题的活动中,让同学们在修改的过程中再次体会人物通讯的报道特点。
北仑中学的曹晓彤老师开设了一节题为《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以杭州湾湿地为例》的展示课。她以乡土素材杭州湾河海交互—陆海交互地带为背景引出“生态区脆弱区”这个概念一镜到底,以“环境整体性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这个原理为核心教学思想,层层递进开展四个“探究活动”,以思维导图板书方式引领学生活动,主题突出,逻辑严谨,过程环环相扣。学生探究互动积极,气氛活跃、教学成效明显。
结束听课环节后,各位老师积极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北仑中学的王科威老师和黄风雷组长以及六横中学的张佩君组长对两位教师的课堂表现进行了深入的点评和总结。在群文阅读盛行的语文教学大背景下,单篇教学在整体发展趋势中也必将呈现出重要的地位,而群文阅读的选择应避免因重形式而落入“走马观花”的窠臼。老师们的精准点评对在场教师们启发颇深,使他们受益良多。
地理学科评课环节中,双方教师从不同角度进行高质量的发言,从教学设计、解学结构、生本教学、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评课,气氛活跃融洽。最后双方教研组就后续深化交流、提升教研质量,在主题上、方式上和时间上进行了深入沟通。
在本次两校教研活动中,上课教师呈现了精彩的课堂,展现了各自的风采;评课教师也通过分享宝贵的经验为活动营造了积极的教研氛围。未来,两校将继续开展其他学科教研交流活动,深化合作内容、拓展交流形式,共同推动课堂的深入发展。
